在綿延千里的鐵道線上,中鐵電氣化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信號分公司特級技師黃紅,用二十余載光陰譜寫了對鐵路信號事業的熱愛贊歌,其“堅守初心、敢為人先、精益求精、甘于奉獻”的工匠精神成為行業標桿。

逐夢鐵道:農家女的淬煉之路
1978年出生于河南農家的黃紅,1995年考入武漢鐵路運輸學校鐵道信號專業。為掌握配線、焊線等基本功,她手繪配線圖鞏固記憶,繞制銅線環磨出血泡仍堅持用報廢端子通宵練習焊線。2014年,她在中鐵電氣化局信號專業首屆青工技能大賽中,是兩項實操滿分的選手,幫助團隊獲勝。產假期間,她考入大連理工大學提升專業理論水平。
勇挑重擔:鏗鏘玫瑰展擔當
武漢長江大橋電纜施工時,面對結構復雜、空間狹窄的難題,黃紅提出施工人員系五點式安全帶、安裝防護網進行橋欄桿外側半懸空作業的方案,帶領團隊完成15.8條公里電纜敷設,該工程獲武漢鐵路局賀電表彰。在京廣線新鄉南站信號大修工程中,她將整體改造方案分解為200余次“天窗”實施,優質高效完成任務,工程獲鄭州鐵路局贊揚并登上《人民日報》頭版。她練就“組合接線‘一焊亮’”等系列獨門絕技,創新“一卡準”工作法,從業以來實現信號施工的境界,被贊為“腦科神經”專家。
創新增效:技術攻關開路先

在國家發明專利轉化實物新產品研發中,黃紅提出用7mm銅片實現雙針一體的設想,經團隊改進優化,最終轉化成功。新建蘭州至張掖三、四線鐵路信號施工中,她運用BIM技術進行三維建模和模擬分析,提前解決150余項問題。作為“黃紅創新工作室”帶頭人,她帶領團隊研發“信號系統智能試驗檢測設備”等創新產品,主持技術創新19項,優化施工方案80余項,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、實用新型專利3項等,累計為企業創效3000余萬元。
五心呵護:良師益友育人才
黃紅用“耐心、細心、關心、熱心、公心”的“五心”育人工作法培養青年員工。“黃紅創新工作室”既是工作交流平臺,也是心理疏導驛站。近年來,她累計開展專業技能培訓2895人次,培養徒弟30名,其中多人成為高級工、技師、高級技師,徒弟朱廣杰獲“全國技術能手”稱號。
家國情懷:忠誠衛士的奉獻
黃紅視鐵路建設為責任與使命,家庭與企業利益面前選后者,雖對家人有自責,但獲家人理解支持。她將家庭溫暖化為工作動力,全身心投入到鐵路建設中。
榮不矜夸:奮力前行的奔跑者
黃紅獲“全國勞動模范”等諸多榮譽,還當選黨代會代表、婦女代表,受邀參加建黨100周年慶祝活動。但她未驕傲,作為分公司技術專家,近年來參建100多個項目一線進行技術指導,2024年參與38個鐵路線號改造項目開通,以高標準贏得尊重信任,成企業靚麗名片。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,是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和勞動者楷模。(孔菡 魯磐)

逐夢鐵道:農家女的淬煉之路
1978年出生于河南農家的黃紅,1995年考入武漢鐵路運輸學校鐵道信號專業。為掌握配線、焊線等基本功,她手繪配線圖鞏固記憶,繞制銅線環磨出血泡仍堅持用報廢端子通宵練習焊線。2014年,她在中鐵電氣化局信號專業首屆青工技能大賽中,是兩項實操滿分的選手,幫助團隊獲勝。產假期間,她考入大連理工大學提升專業理論水平。
勇挑重擔:鏗鏘玫瑰展擔當
武漢長江大橋電纜施工時,面對結構復雜、空間狹窄的難題,黃紅提出施工人員系五點式安全帶、安裝防護網進行橋欄桿外側半懸空作業的方案,帶領團隊完成15.8條公里電纜敷設,該工程獲武漢鐵路局賀電表彰。在京廣線新鄉南站信號大修工程中,她將整體改造方案分解為200余次“天窗”實施,優質高效完成任務,工程獲鄭州鐵路局贊揚并登上《人民日報》頭版。她練就“組合接線‘一焊亮’”等系列獨門絕技,創新“一卡準”工作法,從業以來實現信號施工的境界,被贊為“腦科神經”專家。
創新增效:技術攻關開路先

在國家發明專利轉化實物新產品研發中,黃紅提出用7mm銅片實現雙針一體的設想,經團隊改進優化,最終轉化成功。新建蘭州至張掖三、四線鐵路信號施工中,她運用BIM技術進行三維建模和模擬分析,提前解決150余項問題。作為“黃紅創新工作室”帶頭人,她帶領團隊研發“信號系統智能試驗檢測設備”等創新產品,主持技術創新19項,優化施工方案80余項,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、實用新型專利3項等,累計為企業創效3000余萬元。
五心呵護:良師益友育人才
黃紅用“耐心、細心、關心、熱心、公心”的“五心”育人工作法培養青年員工。“黃紅創新工作室”既是工作交流平臺,也是心理疏導驛站。近年來,她累計開展專業技能培訓2895人次,培養徒弟30名,其中多人成為高級工、技師、高級技師,徒弟朱廣杰獲“全國技術能手”稱號。
家國情懷:忠誠衛士的奉獻
黃紅視鐵路建設為責任與使命,家庭與企業利益面前選后者,雖對家人有自責,但獲家人理解支持。她將家庭溫暖化為工作動力,全身心投入到鐵路建設中。
榮不矜夸:奮力前行的奔跑者
黃紅獲“全國勞動模范”等諸多榮譽,還當選黨代會代表、婦女代表,受邀參加建黨100周年慶祝活動。但她未驕傲,作為分公司技術專家,近年來參建100多個項目一線進行技術指導,2024年參與38個鐵路線號改造項目開通,以高標準贏得尊重信任,成企業靚麗名片。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,是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和勞動者楷模。(孔菡 魯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