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要多方核查對賬,現在是貧困戶主動上報,連誰家生了個小羊羔都會給我們工作隊報過來。”談起貧困戶的變化,汝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、朱溝村駐村工作隊副隊長秦曉丹說道。
在工作隊剛入駐朱溝村的時候,情況跟現在完全不一樣。2016年7月,汝州市公安局駐村工作隊用3天時間走訪了朱溝村64戶貧困戶,讓秦曉丹感觸最深的就是群眾的不信任。“有的貧困戶家里養了30多只羊,當問她收入的時候,她卻說這些羊是替別人養的。為了保證上報數字的準確,2017年第一季度核算每戶貧困戶的人均收入時,我們組織了省、市、鎮、村、工作隊、幫扶人和貧困戶7方坐在一起,還在現場架起了攝像機,共同核算家庭收入。”
“扶貧剛開始的時候,我們也是抱著懷疑的態度,感覺工作隊到家里來,我們都是應付了事,根本也沒想著如實回答。”朱溝村貧困戶王隨堂道出了原因。
“為群眾服務,就要干實事,要抓緊辦好群眾最急、最盼、最受益的事。”駐村工作隊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。清晨的田頭、中午的村部、夜間的農家,都是駐村工作隊和群眾交流心聲、解決問題的工作現場。工作隊堅持用辦實實在在的事去贏得貧困戶的信任,對于群眾遇到的難事總是第一時間幫助解決。
“經常看到工作隊的人頂著太陽,上山爬溝核算土地,人家給我們宣傳的扶貧政策都落實了。”貧困戶張金水說。“相處時間長了,才看清人家工作隊是實實在在辦事的。”
貧困戶王紅霞的女兒張娜娜今年24歲,前段時間外出打工回來的時候,本來可以向工作隊申報勞務補助的,但她卻說 “把這些錢留給最困難的人吧,還有人比我們更困難。我現在已經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掙錢了。”
“群眾思想的轉變,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。”談起扶貧以來的收獲秦曉丹欣慰的說,“很多貧困戶主動提出要靠自己努力掙錢,不占國家的便宜。從以前的伸手要,轉變為現在的讓給別人。”
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目前,朱溝村已由昔日的窮村、亂村、落后村,變成了現在周邊群眾都羨慕的汝州市“三星級文明村”、“三星級人居環境示范村”和經常上廣播上電視的明星村,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,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。
編輯:吉倩倩來源:河南商報